8月8日消息,山东海化2018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切实做好稳定生产、提升产量、降低消耗、优化采办、开拓市场、调整结构、安全环保等各个环节的功课,进一步夯实了管理基础,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企业盈利能力稳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6,267.0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690.86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5.11%、5.83%。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目标责任,完善考核措施,全面推进目标管理,全力提升管理水平,管理效益成效显著。
二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管理科学组织,通过加优化工艺操作,搞好协同协作,实现了生产装置持续平稳运行。报告期内,主导产品纯碱日产量连续破纪录,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三是直面市场变化,及时分析研判,通过构建快速反应机制,加强管控,优化结构,完善流程,为稳固市场、增加效益、提升竞争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是强化日常管控,优化采办策略,严格过程控制,加强财务管理,纯碱、溴素等产品成本控制较好,各项生产消耗达到较好水平。
五是引入责任控制计划考核模式,完善考核激励措施,加强控制节点检查,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六是安环工作作为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之一,继续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安全检查,不断推进隐患排查和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加强应急管理,做好环保减排工作确保达标排放,为企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环境。
七是坚持合规运营理念,加大缺陷查找和整改力度,梳理完善内控制度体系,理顺各项业务流程,搞好风险辨识,确保公司运作规范。
八是坚持文化引领,持续推进"三力"建设,提升核心理念,构建昂扬向上的企业价值观,不断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和谐奋进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政策风险:公司大部分产品为基础化工品,所属行业多存在产能过剩、耗能高等问题,受经济大环境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当前国际贸易摩擦时有发生的背景下,公司如不能根据政策要求及时优化升级,未来发展空间将受到制约。
为此:公司会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动向,增强危机感,主动作为、积极应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及时调整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
2.行业风险:产能过剩是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如不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为此:公司会继续深化内部改革,提升管理效益,持续开展以技术创新、工艺升级、节能降耗为主题的降本增效活动,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3.环保风险:预计国家环保严监管将成为常态,这必将增加公司在环保设施、排放治理等方面的支出,同时还可能因未能及时满足新标准,而使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为此:公司将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积极落实环保减排措施,将环保节能、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落到实处。
4.管理风险: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能否与时俱进,满足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管理改革能否充分彻底,切实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管理制度能否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都对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影响。
为此:公司会不断建立健全法人治理制度,推进法人治理进程,继续深化内部管理改革,优化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近年来,山东海化积极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立足自身优势,努力提升竞争力,坚持围绕主导产品纯碱做强做大,是国内主要的纯碱生产企业之一。
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日臻完善。公司地处国内重要的海盐产区,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公司围绕这一资源,在高效生产溴素、原盐、纯碱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利用制盐废液生产硫酸钾、氯化镁,利用制碱废液生产氯化钙,实现了一水多用,吃干榨净,不仅实现了资源综合有效利用,而且对降低生产成本,抵御市场风险,提高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工艺、装备水平居行业前列。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系统与机制,大力开发和引进新工艺、新技术,高度重视装备升级改造,生产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大幅提升,主要工艺指标及产品质量均居行业先进水平。
3.安全环保工作基础不断夯实。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安全环保投入,安全环保设施配套齐全,隐患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体员工的红线意识大大增强。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工作,公司所处的潍坊滨海化工园区已首批通过山东省政府验收。
4.企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公司通过不断深化内部管理改革,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持续推行管理规范化、精细化,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内部控制更加有效,公司产品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