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8年截止到10月纯碱的整体产量在2124.7万吨,2017年1-10月2241万吨,2016年2123.5万吨,产量低于2017年116.3万吨,与2016年基本持平。2018年1-10月开工率84.07%,2017年89.38%,2016年86.85%。当前,浮法玻璃总生产线390条,在产257条,在产日容量16.98万吨,按照吨耗纯碱18%的量,预计日消耗量3.06万吨,月消耗93万吨。玻璃厂每月都有一定量的备货,间接消耗产量。
据了解,无机盐行业2014-2016年四年的纯碱用量在500万吨左右,每年的需求量波动不大,属于饱和类型,预计2018年整体的需求量基本维持在500万吨,单月消耗量在40万吨。洗剂行业每年也消耗一定量的纯碱,从2014-2016年消耗量变化不大,年消耗在110万吨,属于饱和类型。预计2017年和2018年消耗量维持110万吨,月消耗量在9.17万吨。除此之外,纯碱的下游还包括日用玻璃、造纸、印染、氧化铝等行业。近几年,纯碱的下游需求有变化,一方面受环保影响,下游企业开工状况以及开工率不稳定,关停不定期。另一方面下游考虑成本变化、以及部分行业的考虑烧碱的价格调整等因素,影响纯碱的使用量情况。
从7月中旬开始,纯碱库存开始下降,到目前库存基本维持在低位水平。据统计,7月中旬库存63.8万吨,到11.23日15.34万吨,库存在20万吨以下维持9周时间,去年库存20万吨维持10周时间。就目前而言,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一方面在于今年实际投产的产能少,部分装置由于环保和内部管理导致长时间停车,产量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在于纵观今年纯碱的需求其实不差,环保检查不如去年严格,下游环保达标企业,正常开工,部分企业整改后点火,需求总体而言尚可。虽然玻璃走势不如去年,但玻璃的生产线投产多余冷修,后期到冷修年限的生产线多。
下游需求,先强后弱,属于正常状态。从今年下半年的走势看,与2016年基本一致,价格呈现上升阶段,下游需求放缓。2017年由于供暖季限产以及错峰生产影响,导致纯碱走势发生变化,透支后期的需求,导致纯碱价格中旬过后难维持。当前,纯碱刚需用户,尤其是玻璃行业,由于纯碱库存量少,被动接受上调价格,碱厂挺价意愿强烈,其他下游采购价格跟涨,成本增加,利润压缩,下游采购心态放缓,选择低价货源。前期,从纯碱库存下降开始,价格缓慢上调,下游在承受范围内,逐渐备货,根据市场走势以及纯碱信息,增减备货量,导致产量逐渐增加,但库存依旧波动不大,下游的前期采购给予最大支撑。后期,价格继续上调,超出预期,下游采购情绪消极,采取观望心态,谨慎采购。纯碱的下游比较广泛,部分散户和小户成本压力大,降低开工率或提前放假都会发生,削减需求量,当前市场反应出需求走弱的迹象。(以上分析来自山东隆众资讯,部分数据有所改动)
随着昨天山东海化的限产30%,山东地区纯碱供应更趋于紧张,而苏皖地区随着华昌检修结束和德邦的复工,供应走强,下一步国内纯碱如何走势,业内人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图一:国内纯碱月产量统计图
图二:国内纯碱库存统计图
图三:国内纯碱各区域纯碱库存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