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以来玻璃现货市场总体走势偏弱,生产企业出库压力不减,市场信心环比有一定幅度的减弱。当前玻璃加工企业订单情况不及预期。从产品结构看,外贸出口订单尚可;国内建筑装饰装修订单同比有一定幅度的减少。造成加工企业采购玻璃的意愿不强,基本以随进随用为主。部分北方地区生产企业给下游贸易商保价到上月末结束,销售政策趋于灵活,以进一步增加出库和回笼资金。近期看效果一般。三月份有几条冷修点火的生产线后期即将投产,也加剧了中间渠道的观望情绪。
宏观层面:
刚刚过去的3月,春暖花开,楼市升温。被调控压抑了许久的房地产市场,似乎又出现反弹的局面。相比之下,三四线城市的交易量出现普遍下降,同比降幅多在20%上下。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此轮一二线城市的升温,既源于长期压抑的需求的释放,又与近期部分城市松绑户籍等政策有关。但总体来看,这些城市的升温幅度十分有限,绝对成交水平也不高,市场仍处于平稳运行的区间内。他指出,本轮房地产调控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政策累加效果明显。3月以来,调控频率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政策基调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楼市大幅升温的基础并不存在。因此,“小阳春”能否持续,还存在很大的未知。
受基建投资需求和房地产投资需求改善的推动,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延续小幅改善的趋势,1-3月增速为6.3%。投资需求的改善有助于供给侧的扩张,但受三月会期的影响,预计3月工业增速小幅反弹至5.6%。1季度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仍处于探底过程中,尤其是工业增速整体弱于去年同期以及去年四季度水平,预计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长将继续回落,预计GDP同比增速为6.3%。
从区域看,华北地区部分厂家价格调整幅度比较大,出库情况一般;临近的华东地区部分厂家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调整,其他厂家暂时观望;部分西南和东北等地区厂家价格小幅调整。
近期沙河地区玻璃生产企业销售政策有所改变,目的在于增加竞争优势,以促进出库量的增加。当前部分大型厂家的库存偏高,资金压力比较大。从需求看,沙河本地加工企业订单情况一般。要在短期大量出库,只能销售到周边市场。预计后期华东和京津冀等地区厂家的价格调整幅度将会增加。
据相关资料了解,3月底重点省份库存量5040万重量箱,环比增加298万重量箱。虽然周度数据显示河北库存出现下降,但社会总体库存仍然处在历史最高水平,供应面压力难减。近期四川、安徽又点火2条生产线,且后期其他区域也存在点火计划,玻璃生产企业虽然有心挺价,但库存消化缓慢问题仍是痛处。近两周生产企业利润快速下滑收于100元/吨内,主要与原料纯碱提价以及生产商降价促销有关。我们认为4月份仍然是需求面偏淡季的时期,因此生产企业多会考虑在梅雨季节来临前降库为主,那么在高库存背景下,价格方面也就难免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