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内纯碱库存在15-100万吨之间波动,库存在碱厂、贸易商、下游用户之间转移。一般来讲,20万吨以下的碱厂库存为低库存,会呈现货源紧张的局面;20-60万吨之间属于正常库存;60万吨以上的库存,厂家出货压力会比较大。
一般来说,价格跌转涨的拐点均在库存的高点,也就是说市场有涨价预期后,贸易商及终端用户拿货积极性提升,才会促使碱厂库存下降。比如2018年2月底,纯碱价格下滑至成本线附近,纯碱厂家库存上涨至95万吨左右,但是淮安三大碱厂检修或限产,加之淮南德邦停产,供应减量,市场存有强烈上涨预期,纯碱厂家开始进行涨价操作,纯碱厂家库存快速下滑,一周下降10万吨左右。在下滑行情时,下游用户买涨不买跌,纯碱厂家库存快速增加。库存和纯碱价格关系紧密,价格的变动往往早于库存的变动。
从4月下旬开始,国内纯碱厂家库存再度增加,本周国内纯碱厂家整体库存在75-80万吨。导致纯碱厂家库存快速攀升的原因在于供需失衡,2019年纯碱厂家新增产能增加,纯碱产量上涨,1-5月份国内纯碱产量在1097.2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轻碱下游需求不振,宏观经济不景气,中美贸易战影响出口,加之受环保、安全检查影响,轻碱下游产品行情一般,部分下游对轻碱需求量有所减少,对高价纯碱抵触情绪明显。
下游需求疲软仍是制约市场的关键,轻碱下游日用玻璃、泡花碱、无机盐、印染等行业行情一般,对纯碱市场支撑乏力;浮法玻璃厂家压价力度不减,今年计划新点火的玻璃线大部分在上半年,下半年新点火的玻璃线减少,冷修的玻璃线增加,供需矛盾凸显。据统计今年1-5月份国内板玻璃产量为37914.5万重量箱,累计增长6%,增加纯碱用量20多万吨,有力的缓解了重碱出货压力。
终端用户多谨慎观望市场为主,贸易商亦轻仓操盘。纯碱厂家库存居高难下,多灵活接单出货为主。前期检修厂家陆续开车运行,实联计划28日开车运行,盐湖镁业计划7月5日开车运行,纯碱厂家开工负荷提升。市场信心不足,利好匮乏,短线国内纯碱市场仍难容乐观。但随着纯碱价格的持续下滑,价格进一步向成本线靠拢,部分刚需客户开始适量拿货,后期纯碱价格下行空间或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