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知识系列(五)~产需结构分析

发布人员:山东昊星硅业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11/14 浏览量:759

了解过纯碱上下游各行各业的基本情况后,今天给我们介绍一下国内纯碱产需结构。

一、纯碱产需结构

1、产能

我国是纯碱生产第一大国,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的山东和江苏、西北地区的青海、华中地区的河南与湖北、华北地区的河北与天津,以及西南地区的四川和重庆和华南地区的广东等地。具体比例为:华东38%、华中20%、西北17%、华北12%、西南9%、华南2%、东北2%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纯碱总产能3314万吨,同比增加120万吨,增幅3.62%;在产产能3169万吨,产能利用率高达95.61%。国内纯碱生产企业只有44家,平均产能75.32万吨,平均在产产能72万吨。在44家纯碱生产企业中,产能超过100万吨的有12家。

2、产量

2017年之前,中国纯碱产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但由于2012-2013期间纯碱行业产能出清,此后纯碱供应增量维持相对低位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中国纯碱产量2620.49万吨,同比减少5.3%20191-8月份我国纯碱产量1370.6万吨,2018年同期1245.5万吨,产量同比增长10%

就生产省份来说,山东省位居中国纯碱产量第一大省,截至到2018年,山东省纯碱产量438.47万吨;其次为江苏省,产量437.84万吨,与山东省差距不足1万吨;第三名为青海省,2018年产量达到432.02万吨。除此之外,河南、河北、四川、湖北、重庆、天津、广东等省份分别位居2018年产量前十。

就不同种类纯碱而言,我国重碱下游需求量大,需求稳定且结构简单,而轻碱下游需求行业繁多,需求量较小且不稳定,因此近几年我国重碱产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轻碱,产量占比也持续增长,但目前我国轻碱产量依旧高于重碱。

2018年我国轻碱产量1325万吨,重碱产量1296万吨,重碱产量占比49%

3、开工率

我国纯碱企业开工率普遍较高,普遍在70-80%以上,最高时甚至超过95%。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纯碱企业平均开工率为82%,同比2018年增长4.96%

联碱法生产企业开工率波动幅度较氨碱法生产企业更大。隆众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氨碱法生产企业开工率86.99%2018年开工率94.20%,同比下降7.21%2019年碱法企业开工率78.08%2018年开工率70.06%,同比提升8.02%

纯碱企业停机检修时间也非常具有规律性。纯碱生产属于放热反应,检修一般安排在夏季或是下游停工较多、需求不旺的春节期间(每年1-2月份,因此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每年1-2约纯碱产量为零)。氨碱法生产企业检修需将一整套设备全部停止进行维护和保养,耗时7~10天左右,通常每1-2年检修一次。联碱法生产设备属于两个循环系统,全部停机进行维修保养和问题调整通常耗时10-20天,每年进行一次。天然碱法相对来说生产工艺简单,纯碱企业设备检修需要每年一次,每次耗时10天左右。

4、产销率

纯碱产销情况是判断当前纯碱市场供需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8年全年累计销售量2651.4万吨(同比增长4.8%);2017年全年累计销售2572.8万吨(同比减少3.1%

2019年上半年情况来看,我国纯碱累计销售量1320.5万吨,较比2018年同期减少4.3%1月份纯碱销量稳定,2月份销量差,春节期间市场活跃度弱,3月份市场下游订单增加,销量缓慢增加,4月份销量高位徘徊震荡,5-6月份销量表现低迷。但每个季度销售数据波动并不算大,销售情况较为稳定,也说明纯碱下游消费并无明显淡旺季。

5、进出口

与国内纯碱总产量和总需求量相比,我国出口和进口占比都不高,仅作为国内纯碱市场供需平衡的调节途径之一。

1)进口情况

1990年之前,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纯碱,1989年我国建成三大碱厂并投入使用后,总年产能力合计180万吨,我国才结束大量进口纯碱得局面。自1990年起,我国由纯碱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国内外纯碱价格是影响纯碱进口数量得重要因素。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国外天然碱低廉成本等因素影响,2007-2018年间我国纯碱年平均进口量为7.8万吨,仅为我国产量的0.30%

美国因其占据全球大部分天然碱法生产工艺,成本低廉,价格优势明显,因此成为我国最主要得纯碱进口来源国,其余为日本、土耳其等国家。

就重碱进口而言,我国玻璃需求占比大,且单个企业的需求量集中,采购高质低价的国际纯碱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下游企业进口纯碱也将面临国际纯碱贸易规则约束、复杂的贸易手续、长达半月以上的订单周期、国内港口装卸运输等诸多问题,这些对于我国纯碱下游小型企业来说无疑是困难重重。因此绝大多数国内纯碱用户最终以采购中国纯碱为主,进口纯碱的量极小,未来市场也非常有限。

2)出口情况

由于我国国内纯碱需求旺盛,同时在国际上又较缺乏价格优势,因此我国纯碱对国际市场依赖度并不高。自2007年以来,我国纯碱的年出口量在180万吨左右,约占国内年产量的8%

中国纯碱出口主要目的地以东南亚、东北亚和南亚国家为主,其中出口至韩国的数量最大,近三年来对韩年均出口量28万吨。其他主要出口目的国包括印度尼西亚、越南、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印度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

我国纯碱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均为全球第一,出口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15%左右,年均进口纯碱量极少,纯碱净出口国的身份在短期内不会改变。近年来,随着环保愈加严格,产业格局持续优化,国内供求关系改善,加之国内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纯碱价格维持在高位运行,企业出口意愿降低。预计中国纯碱出口份额在未来提升的可能性较小。

6、下游消费

1)消费总概况

我国不单单是全球纯碱第一生产大国,也同样是全球第一消费大国,每年纯碱消费量逐年递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全年纯碱消费量2512万吨,同比2017年减少66万吨,但从2010年以后消费增长635万吨,增长率高达34%

我国纯碱需求量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重碱需求持续增长。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重碱需求量1347万吨,其需求增长对纯碱总需求增长贡献率达到83%。同时,重碱需求占比也从2010年的44%提升至2018年的54%。相比之下,我国轻碱需求增长持续放缓,2018年需求量1165万吨,较2010年仅增长110万吨。

2)消费结构

在我国纯碱消费领域中,仅有4%用于食品行业(食用纯碱),其余96%均属于工业用碱,用于工业生产原料或辅助添加剂。

在工业生产中,纯碱广泛应用于平板玻璃、无机盐、日用玻璃、洗涤剂和氧化铝等行业。据统计,2018年平板玻璃对纯碱的需求量为1303万吨,占需求总量的51.9%;无机盐行业对纯碱的需求量为287万吨,占比11.4%(其中硅酸盐行业占比6.9%,两钠占比3.0%,磷酸盐占比1.5%);日用玻璃对纯碱的需求量为196万吨,占比7.8%;洗涤剂行业纯碱的需求量为184万吨,占比7.3%;氧化铝行业对于纯碱的需求量为50万吨,占比2.0%

下游行业对于不同种类的纯碱需求划分较为明确:重碱最大的消费端便是平板玻璃,而日用玻璃、洗涤剂、氧化铝等主要消费轻碱。无机盐行业部分采用重碱部分采用轻碱。

山东昊星硅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2025 鲁ICP备16049999号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