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16.2.5-2.18)国内玻璃市场稳中小涨,下游开工不多,市场成交平平。沙河地区整体走势平稳,市场成交清淡。华东、华中地区稳中有涨,山东地区玻璃计划小幅上涨。从节后市场看,生产厂家上调价格的可能性比较大,贸易商适量进货补库,随下游开工需求增加,玻璃销售逐渐启动。华南玻璃会议于19日召开,华中玻璃会议于21日在荆州召开。
期货方面:周三玻璃期货1605合约开盘862元/吨,日内强势上行,最高885元/吨,最低860元/吨,收盘884元/吨,比上一交易上涨2.25%,成交增加18.7万手至27.4手,持仓增加50108手至23.5万手。2016年02月17日的"中国玻璃综合指数"为853.99点,比上期2016年02月16日上涨1.16点。"中国玻璃价格指数"为845.33点,比上期2016年02月16日上涨1.52点。"中国玻璃市场信心指数"为888.61点,比上期2016年02月16日下跌0.31点。今日中国主要城市玻璃平均价为1136.26元/吨,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1.46元/吨。国内玻璃市场持稳为主,部分地区小幅调涨。沙河地区报价平稳,部分经销商有意增加取货数量,市场则有提涨风声但考量到市场复苏环境不彻底,仍显现出信心不足。华东、华中地区稳中有涨,武汉长利浮法玻璃洪湖线点火投产。玻璃期货走强,关注上行的动能。
供应分析:2016年有投产计划的新建生产线12条,产能6060万重箱;2016年预计冷修复产的生产线10条,恢复年产能3840万重箱;具备冷修条件的生产线34条,生产能力11770万重箱。预计2016年玻璃产量6.99亿重箱,同比减少5.41%。
需求分析:2015年房地产数据悲观,目前市场人士普遍担忧因2015年房地产行业运行情况不佳拖累2016年建筑材料市场发展,当前市场淡季已经提前来临,部分厂家已经提前安排春节放假停工事宜。由此趋势,2016年春节后玻璃的春季回暖很可能会延迟,部分企业可能不能如期开工甚至不能再开工,玻璃行情春江水“难暖”。
成本分析:自去年12月份起,平板玻璃生产企业陆续开始备货,重碱价格开始上涨。此外山东海化大型纯碱装置于1月29日停产,一度造成春节前纯碱货源供不应求,市场炒涨氛围浓厚,价格继续攀升。据了解,目前全国重碱价格较12月初上涨近300元/吨,在供应紧张局面下,2月份纯碱价格继续上扬将是大概率事件。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其他成本费用,浮法玻璃生产企业每生产1重箱的浮法玻璃,仅纯碱采购成本就增加了3-4元。环保设备将增加玻璃成本60元/吨,目前大部分生产线已经增设脱硫脱硝设备,还有部分正在施工,由于资金等问题,进展缓慢。
后市预测:下游陆续开工,需求增加,市场启动,节前经销商及下游库存不高,节后采购积极,预计近期价格小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