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受春节长假影响,煤企及下游工厂停产减产,煤炭市场供需两端均有明显收缩。正月十五过后,产地煤企陆续复工,但进程缓慢,多数仍处于待产阶段,而下游市场煤炭需求已经逐步回暖,本月煤炭市场整体呈现稳定态势。
宏观方面,1月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低于荣枯线,且为2012年8月以来新低。同时,当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一月回落0.9个百分点。1月的制造业、非制造业PMI双双回落,预示制造业运行基础尚不稳固,动能仍显不足,工业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2月初以来,从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到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消息称2016年我国将力争关闭落后煤矿1000处以上,合计产能6000万吨,并推动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反映出国家层面对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态度与决心,但面对日益下滑的煤炭需求,供给侧改革短期内恐难见成效。
进口方面,1月份,我国进口煤炭1523万吨,环比减少241万吨,下降13.66%,同比减少155万吨,下降9.24%;进口煤量继续保持下滑趋势。从国际煤炭价格来看,目前澳洲、南非以及欧洲主要煤炭港口动力煤价均在50美元/吨的低价水平徘徊,上涨乏力,如需求端经济继续恶化,国际煤价还将面临下滑风险。中国主要进口澳洲和印尼地区的煤炭,从南方地区工业经济的运行趋势以及澳煤、印尼煤的价格走势来看,今年中国进口煤量继续收缩概率偏大。
市场方面,本月产地动力煤市场基本平稳,受春节放假影响,本月产地煤矿大多停产减产,煤供给端下降明显,对煤价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港口方面,本月动力煤港口市场整体呈小幅上涨态势,月初以来,港口煤炭调入量大幅下降,秦皇岛港日均煤炭调入量仅36万吨,较上月末大幅下降15万吨,同时,下游煤炭需求量也急剧下滑,春节期间,沿海六大电力集团日均煤耗仅30万吨上下,而本月秦皇岛港日均煤炭调出量也只有35万吨,港口市场呈供需两弱态势,大型煤企在2月份的挺价、定价策略对本月港口煤价的稳定以及小幅上涨起到了明显作用。
2月份,炼焦煤呈现供需两弱局面,市场整体弱势维稳。受春节停产放假影响,节后企业开工率依然较低。近期焦化厂煤炭库存较为充足,很多焦化厂由于年前存货较多,目前还尚在去库存阶段,暂无采购意向,近期钢材价格回升明显,但其市场下游需求并无明显回升,钢材价格能否持续增长有待观察。但随着煤企开工率的回升,市场供需两端将再度呈现宽松态势,后市依然看空。后市展望,近期下游电厂煤耗已有明显回升,但仍低于往年水平,目前煤炭企业大多处于节后恢复生产阶段,随着煤企恢复生产,供给端将继续承压,3月份是煤炭市场传统淡季,加之今年国内经济愈发低迷,近期煤价的小幅上涨恐难持续,后期或将再度进入弱势下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