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率降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在宏观经济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氯碱行业经受了严峻的市场考验与挑战,行业内的主导产品烧碱、聚氯乙烯、电石的产能过剩严重,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需求疲软,各企业的营利情况也有下降。
氯碱产业区域产能分析
中国氯碱产能分布较为广泛,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仅北京、海南、西藏三地无产量,主要生产区域是山东、江苏、内蒙古和新疆四个地区,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57.4%,其中山东省的产能达到100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27.8%,西北内蒙古和新疆地区近些年发展较快,众所周知,氯碱工业是资源转换型行业,煤、盐等是其基础生产原料,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各地区氯碱商品品质已经达到较成熟的地步,成本优势决定企业的竞争力,而成本优势又取决于原材料的价格,稳定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生产成本新疆、内蒙古地区的氯碱产品在华东、华南等主要消费市场的份额在不断扩大。
面对当前产能过剩,氯碱产业整体经济低迷,但经同时过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氯碱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根据201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烧碱、聚氯乙烯产量双下降,两大主导产品的生产规模较2014年均有降低。进入“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就氯碱产业链各产品本身而言,在“十三五”的规划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来自环保政策、安全、能耗问题及行业内供求矛盾持续存在的困扰。“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中国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随着未来新机遇的不断涌现,如何把握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势?低油价、环保压力极大的背景下,电石法聚氯乙烯要如何发展?危险品运输越查越严,氯碱企业调整耗氯产品结束刻不容缓,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推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寻找与众不同的市场以出奇制胜?
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主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等。那么对于中国氯碱行业来讲,将面对哪些主要问题?
1、供给侧改革 去产能、优胜劣汰将进一步加快
氯碱行业主产品增速均明显放缓。一方面,经济环境平淡,终端需求不佳,导致供应过剩情况明显,企业盈利情况下滑明显;另一方面,在氯碱行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配套耗氯下游产品明显滞后,导致局部地区氯气销售相当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氯碱企业的开工负荷变化,氯碱企业扩张也逐步理性。
2、补短板:环保力度不断加大 氯碱行业面临一定调整
氯碱行业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等行业,环保一直是行业的一个短板之一,近几年化工事故频发、以及史上最严格《新环保法》的出台及实施,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环保对于氯碱行业影响越来越明显,部分氯碱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被勒令叫停或者现场的事例比比皆是。众所周知的是,天津港事件导致的环保危机,直接加快了天津市内两大化工企业天津化工及天津大沽化工的搬迁进度。
而对于具体产品来讲,烧碱的自备电厂的脱硫脱硝设备是否完善、PVC的无汞触媒催化剂的使用、氨碱法纯碱的废水问题等等,这都是氯碱行业内需要重点关注的环保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在雾霾问题持续严重,公众环保及空气改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更应该牢固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
3、物流行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氯碱企业需倍加重视
物流业上升至国家战略,物流业对于化工产品的影响愈加不可忽视。而烧碱作为危险品,无论是液体烧碱还是固体烧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PVC及纯碱、电石行业同样如此。地区性严查危险品运输及超载,导致部分氯碱企业物流成本增加明显,对于企业来讲带来一定的成本分担,因此对于企业来讲,好的物流条件非常重要。
4.降成本 氯碱企业需重视精细化管理
近几年氯碱行业整体盈利状况不理想,一方面疲软的宏观环境导致终端需求表现不佳,从而对于氯碱行业难有强势支撑;另一方面,国外的平淡的经济表现,也使得出口市场难以对国内带来良好提振作用。因此在大环境整体表现均不佳的情况,氯碱企业应该主动作为,做好精细化管理,精简节约,无论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等均要精细控制,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因此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经济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对于氯碱行业来讲,也将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行业调整继续加快、产能重组、结构调整、环保、物流等均成为未来氯碱行业发展的关键词,我们也相信,氯碱行业一定能够通过调整,度过这个阵痛期,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发展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