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之后国内纯碱价格上涨驶入快车道,轻碱价格上涨50-100元/吨,重碱价格上涨100-150元/吨。11月份国内纯碱价格接连大涨,在货源持续紧张的情况下,纯碱厂家2-3度涨价,纯碱涨幅远远超过预期。11月份国内轻碱价格上涨300-400元/吨,涨幅在23.65%,重碱价格上涨200-300元/吨,涨幅在16.3%。纯碱价格能够连续上涨的原因前面已经详细介绍过,而本月轻碱价格出现暴涨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平板玻璃对重碱用量大幅增加,重碱货源紧张。1-10月份国内重碱产量在1036.02万吨,同比增长2.7%,而轻碱1-10月份轻碱产量同比下降6.5%。今年下半年以来,重碱货源持续紧张,纯碱厂家长期处于欠单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纯碱厂家压缩轻碱产量,将重碱产能释放到最大值,导致轻碱产量骤降。本月华昌化工轻碱日产量仅有400吨,中海华邦轻碱日产量200吨左右。
其次,青海、内蒙厂家发运不畅,纯碱厂家联合推涨。因火车皮紧张,汽车运费偏高,加上雨雪天气影响运输,近期内蒙、青海地区纯碱厂家发运不畅。价格是调节供需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货源持续紧张的情况下,纯碱厂家多次采取封单、控制接单的措施,主要维持老客户。本月华东地区纯碱厂家领涨轻碱价格,目前当地轻碱高端出厂价格已经到达1850元/吨。
再次,“买涨不买跌”,市场炒涨因素推波助澜。在货源紧张,价格大涨的情况下,市场恐慌情绪蔓延,纯碱厂家积极推涨,下游用户拿货积极性提高。听闻也有个别贸易商出现囤货的情况,但因为拿货困难,贸易商尚不具备大幅囤货炒作的可能。
涨价氛围浓厚 12月份纯碱价格或奔向新高
纯碱行业三亚会议17日召开,会议号召12月份纯碱价格上涨100-150元/吨,轻碱送到终端价格控制在1750-1800元/吨,重碱送到终端价格控制在1900-2000元/吨。会议结束之后,华东、华中、华北地区纯碱厂家报价接连上涨,当地轻碱主流出厂报价已经上涨至1750-1850元/吨,重碱出厂报价上涨至1800-1900元/吨。货源紧张,厂家便有充分的涨价理由,而下游用户只能被动接受。市场经济条件下,涨价的潮水谁也无法阻挡。有业内人士认为轻碱出厂价格节前有望上涨至2200元/吨,重碱终端价格上涨至2300元/吨。在货源如此紧张、恰逢节前备货、运输不畅的情况下,纯碱价格突破2000元/吨在情理之中,12月份的涨势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然而俗话说“高处不胜寒”,价格上涨的越高,市场积累的风险越多。
原料价格大涨 下游用户几多无奈
在如此高的价格之下,下游用户表现如何呢?平板玻璃是纯碱市场最大的支撑,虽然今年“金九银十”过早透支,但值得庆幸的是,此轮回调尚未维持一月,在运费上涨、原料价格大涨的情况下,浮法玻璃价格出现反弹,各片区玻璃会议也是积极号召厂家涨价。纯碱价格大涨,导致玻璃厂家盈利空间持续萎缩。有西北地区纯碱厂家表示纯碱大涨已经导致玻璃成本上涨120元/吨,目前浮法玻璃厂家平均盈利在100元/吨左右。对于西北地区玻璃厂家来说,2000元/吨的重碱价格是他们能接受的最高心理价位。玻璃厂家原料库存维持低位,据悉多数玻璃厂家原料库存能维持3-10天,有玻璃厂家提出联合采购的想法,但是在货源紧俏,各玻璃厂家原料库存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联合采购有一定难度。沿海地区玻璃厂家积极接触美国天然碱,11月份已有3万吨左右美国天然碱到广东港,据悉后期仍有7万吨左右的美国碱将陆续到港,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碱货源紧张局面。
轻碱下游用户反映不一,对高价纯碱多有抵触。日用玻璃用户全年订单平稳,生产也比较稳定。部分下游用户产品价格得以顺利传导,如泡花碱、无水硫酸钠,成本最终转嫁给产业链下游用户,这部分下游工厂首要任务仍是保证原料供应,维持正常生产,价格再高也只能无奈接收。但部分下游产品价格向下传到不畅,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有小客户表示待产品订单交付完之后,若持续亏损则要提前停产放假。
在实体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原料价格大涨,导致中间制成品厂家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此外,纯碱厂家盈利情况明显好转,近期厂家开工负荷不断提升,货源供应量逐步增多。节前纯碱市场将维持强势上涨的态势,但在价格持续大涨的情况下,节后市场承受的下行压力也在增加。